
学院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总体目标,不断加大育才、引才、用才、惜才的工作力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构建了以讲席教授、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为引领,以中青年才俊为骨干,以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大批青年教师为后备力量的人才队伍体系。学院现有教师359人,其中教授161人,副教授179人,助理教授19人。
| 学科名称 | 2002 | 2007 | 2012 | 2017 |
|---|---|---|---|---|
| 机械工程 | 5 | 1 | 1 | A+ |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4 | 4 | 5 | A |
| 核科学与技术 | / | 5 | 5 | B |
| 工业工程 | 参加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评估 | |||

2个

3个

3个
全日制
FULL-TIME非全日制
PART-TIME| 序号 | 成果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等级 |
|---|---|---|---|
| 1 | 创建大机械本科教学平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 国家级 | 二等奖 |
| 2 | 加强机械大类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 | 国家级 | 二等奖 |
| 3 | 以“创新型、国际化、研究性”教学为理念,培养制冷业创新人才 | 国家级 | 二等奖 |
| 4 | 国际产学合作,建设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能力 | 国家级 | 二等奖 |
| 5 | 面向制造强国的建设战略,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人才 | 国家级 | 二等奖 |
| 6 | 新时代机械大类工程科学人才“三通三融”培养改革与实践 | 国家级 | 二等奖 |
| 7 | 对接国家制造业需求,创新“三深三实”产教融合模式,培育卓越工程专业人才 | 国家级 | 二等奖 |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
|---|---|
| 纳微尺度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的基础研究 | 郑 平等 |
| 燃料设计理论及其控制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的基础研究 | 黄 震等 |
| 并联机器人机构拓扑与尺度设计理论 | 高 峰等 |
| 吸附式制冷的吸附机理、循环构建及热设计理论 | 王如竹等 |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
|---|---|
| 太阳能空调与高效供热装置与应用 | 王如竹等 |
| 灵巧假肢及其神经信息通道重建技术 | 朱向阳等 |
| 基于燃料多样化的压燃发动机关键技术及应用 | 黄 震等 |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
|---|---|
| 轿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 林忠钦等 |
| 环境控制通风系统优化技术研究开发 | 任世瑶等 |
| 数字化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上海的工程应用 | 严隽琪等 |
| 个性化假体CAD/CAM技术与计算机辅助临床工程系统 | 王成焘等 |
| 多级离心压缩机气动设计技术与应用 | 谷传纲等 |
| 轿车覆盖件精益成形技术及其应用 | 林忠钦等 |
| 工业机器人作业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 丁 汉等 |
| 混合式脉冲转换涡轮增压系统研发及在四冲程大功率柴油机上的应用 | 顾宏中、邓康耀等 |
| 高性能尾气净化器柔性制造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 | 刘成良等 |
| 复杂薄板产品装配的数字化工艺设计与装备技术 | 林忠钦等 |
| 土壤作物信息采集与肥水精量实施关键技术及装备 | 刘成良等 |
| 微通道管材与换热器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 彭颖红等 |
| 高效切削刀具设计、制备与应用 | 陈 明等 |
| 空气源热泵多品位热能高效供应关键技术与应用 | 王如竹等 |
| 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部分) | |||
|---|---|---|---|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 Global Capstone国际毕设项目 | 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校 | 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 |
|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 | 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双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学期交换项目 |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 本科联合暑期项目 |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 3+1+1本硕连读联合培养项目、China Immersion项目 | 挪威科技大学 | 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联授博士学位项目、学期交流项目 |
|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 GEARE学期交流及实习项目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 Global Capstone国际毕设项目 |
|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 | 3+1+1本硕连读联合培养项目 | 韩国釜山大学 | 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 |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联授博士学位项目 |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 本科生学期交流项目 |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 联授博士学位项目 |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 学期/学年交流项目 |
|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 联授博士学位项目、3+2本硕连读联合培养项目 |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 学期/学年交流项目 |
| 日本九州大学 | 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 |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 | 学期/学年交流项目 |
| 美国西北大学 | 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 | 法国石油研究院 | 境外攻硕项目、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