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白描:王子榕,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2025届硕士毕业生,毕业后留在课题组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曾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国光谷奖学金、安捷伦奖学金、校三好学生和院优秀团员。
结缘交大
我是一个敢想敢做敢闯敢拼的人,尽管我本科入学时是省内录取的倒数第二名,但我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经过一年的努力直接跻身理科平台前列,获得了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同时一年的学习生活也为我打开了视野,对工科平台下的可靠性专业愈加感兴趣,于是我毅然决然地决定转专业,成为了学校实行大类招生后,几乎最早一批利用转专业规则直接从理科平台平转转入工科平台的学生,顺利地进入并快速适应了可靠性专业的学习,并一直名列前茅。当然我的脚步也没有就此停下,而是选择前往一个更好的环境一个更高的平台深造,于是保研外推来到了交大机动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系,开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涯。
接触科研
在导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我很早地就接触了科研,我的研究方向是储能电池健康管理,在研究中切实体会到了本科所学可靠性概念与方法论时是如何在具体领域具体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同时,在研一的课程学习中我也注重着知识的积累,在所修的共计五门数学类课程中均取得了满绩点,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也应用到了我的研究当中,自行推导出了新的模型中的核心公式;此外,我还负责了来自商发与商飞的项目,任过一次可靠性设计试验相关的毕设项目助教与两次统计类课程助教,这些都依赖着我扎实的可靠性、数学与统计学的知识基础。我热爱着学习并应用知识的过程。研一结束后我参评但落选了硕士生国家奖学金,我正视同其他优秀研究生之间的差距,努力提升自己身为研究生的综合素养,一年后我的综合成绩远高出他人20余分,最终我顺利获评国奖。
储动未来
在新征程新阶段中,党和国家在环境生态方面做了一系列战略布局。例如,2020年的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身为储能电池健康管理方向的研究生,我逐渐意识到储能和“双碳”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研究储能相关技术在助力“双碳”路上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管理储能系统内部电池的健康对保证储能系统安全高效长久运行十分重要,可以降低储能系统能源损耗,以及降低储能运维成本,有助于加速能源的转型。而在现阶段的研究中我也发现,停留在电池层级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立足于电池将研究扩展至整个系统级别,才能更有效率地实现这些目的,这激起了我浓厚的继续读博深耕这一领域的兴趣。此时,我已发表的四篇英文SCI论文,在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两次成果汇报,这些让我更加有信心继续深化在储能系统级别上的研究,因此我留在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计划继续在学术领域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