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聆听两会强音 汇聚奋进力量丨五校能源领域师生云端共学“两会”精神[图]
发布时间:2025-04-18   阅读:64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推动能源领域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2025年4月10日, 航空动力研究所联合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举办“聆听两会强音 汇聚奋进力量”线上理论学习会。 五校能源领域专家学者、党团骨干近百余人齐聚云端,通过专题党课、经验交流、学术研讨等形式共话“双碳”使命。上海交通大学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宣讲老师乔若晴、李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动力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全体成员;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团委副书记、研究生辅导员赵水,博士生第1党支部,硕士生第7、8、9党支部全体成员;清华大学博士生宣讲团宣讲老师龚柯钱,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研4、23党支部全体成员;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红色理论宣讲团宣讲老师张俊龙,能源2024级硕士生二班党支部,能源动力类2402班团支部全体成员;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与推进技术第二党支部全体成员参与本次理论学习会。


图1.jpg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红色理论学讲团讲师张俊龙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汇聚磅礴力量,共赴时代新程——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的分享。他从“春天的盛会”切入,对两会进行概述,并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解读,为同学们深入剖析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最后,他聚焦两会精神与青年的关系,勉励新时代青年当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把握时代机遇,勇担时代使命,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图2.png


清华大学校宣讲团讲师、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2021级博士生龚柯钱,开展了题为《从两会看未来能源:中国青年与高温气冷堆的双向奔赴》的理论宣讲。他围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重要工作任务,进行了深入剖析,深刻阐述了当前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责任与时代挑战。


图3.png


上海交通大学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乔若晴和李珺老师以“走出交大,走向深蓝——黄旭华院士的科技报国之路”为主题,深情回溯了黄旭华院士波澜壮阔的科技报国历程。乔若晴与李珺讲师依次讲述黄旭华在交大求学时种下的家国情怀、投身核潜艇事业的三十年隐姓埋名岁月,以及背后的科学家精神传承,充分展现了黄旭华院士“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精神。


图4.png


航空动力研究所支部为党员们带来建设经验分享。航空动力所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白严强调了支部在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支部以主题教育为核心,以“党建+就业”为抓手,举办了企业参观、研究所调研、毕业远航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促进了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强化了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图5.png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生第9党支部书记夏忠玉分享了全国样板党支部建设经验。该支部立足动力工程学科特色,构建“领航·强基·铸魂·筑匠·火炬”五大育人工程。组建“双碳宣讲团”走进10所院校、联合南京水务局开展节水科普,深植绿色理念于社会基层;联合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打造“京剧义诊+红色研学”跨校共建品牌,推动党建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


图6.png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博士至善奖学金获得者樊成成,聚焦“两会”中能源领域,分享了《海洋温差能热力循环发电特性及能效提升研究》。他介绍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背景及海洋温差能的巨大开发潜力,阐述了温差能发电关键技术进展,并展望未来,提出发展兆瓦级平台、构建多能互补海洋综合能源系统,服务海岛供能、“蓝色经济”与“海洋强国”战略目标。


图7.png


此次联学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五校携手开展,采用“理论研学+学术攻坚”双轨模式,将党建与科研紧密结合。未来,五校将深化合作持续为“双碳”目标、污染防治贡献智慧,在绿色发展之路上稳步迈进。


图8.jpg


供稿:白严、姚春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