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风采
【2024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研究生】张宸:传承与革新下的绿色能源之路
发布时间:2025-04-10   阅读:210

人物白描:张宸,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25致远荣誉计划博士毕业生,毕业后将前往上海交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特等奖、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和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之星提名奖等荣誉,并主持首届国自然博士生基础研究项目,入选首届中国科协青年托举计划(博士生专项)

 

17_证件照_202401.jpg


能源动力的启蒙之路

从孩提时代开始,张宸就经常在父母工作的能源实验室玩耍,耳濡目染着设备轰鸣的机械声和忙碌而有序的工作场景。正是在那样的环境熏陶下,张宸从孩提时代便对能源装备和工业制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在2016年高考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对于年幼的他来说,机械的轰鸣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种节奏,一种蕴含着智慧和力量的律动。正是这份对蒸汽动力的原始热爱,驱使他在求学道路上不断探索。步入上海交通大学的校门,九载春秋的时光成为他学术成长和思想磨砺的重要阶段。他立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利用所学知识致力于为火电厂等依靠锅炉燃烧实现化石能源利用的工业场景,研发更低碳、环保的烟气处理方案,立志在传统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17_单人生活照_IMG_20240913_105153.jpg

绿色低碳的科研之路

2017年,张宸加入了王丽伟教授的科研团队,开始了对固体吸附技术的初步探索。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师兄师姐们的无私帮助下,他首次接触了利用余热转化为冷量的吸附制冷技术,并由此萌发了将吸附技术应用于电动汽车进行整车热管理的大胆构想。凭借刻苦的理论钻研和不懈的实践验证,张宸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荣获特等奖,这一荣誉不仅见证了他在科研道路上的初试锋芒,更坚定了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深耕科研领域的决心。

在攻读博士期间,张宸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立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宏大战略背景,将本科期间积累的专业知识与从小耳濡目染的能源装备制造流程巧妙融合。在王丽伟教授和王秋旺教授的双重指导下,他聚焦于固体吸附式燃烧后碳捕集技术,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他在吸附材料的研发、吸附反应机理的探讨以及吸附热力学循环的构建上不断突破,最终将多项研究成果集成于独立设计的燃烧后碳捕集工业侧线中,并在国家电投集团下属火力发电厂成功开展了示范应用。

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参与了王丽伟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项目、重点项目以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还积极投身于多项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Applied EnergyChemSusChem等能源、化学和材料领域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1篇,同时获得8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凭借出色的科研表现,他在2022年和2023年先后获得了潍柴动力奖学金与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并于2024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之星提名奖。这一系列科研成果也为课题组申报三个固体吸附相关的科研项目提供了坚实研究基础,总项目资金累计超过1200万元。在不断探索中,张宸还主持了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并入选首届中国科协青年托举计划(博士生专项)。

 17_其他照片_mmexport1730098367062.jpg

全面发展的课余之路

在上海交通大学的九年时光里,作为篮球爱好者,张宸曾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篮球协会会长,顺利承办了新生杯体总杯以及全国大学生3V3篮球联赛等一系列高水平篮球赛事,为校园体育文化的繁荣注入了活力。即使在卸任后,他依然以顾问和裁判员的身份活跃在篮球赛事的幕后,牵头创建了CUBA上海交大篮球后援团,并积极参与CUBA上海交大主场赛的技术台工作,持续推动校园篮球文化的发展。

此外,作为一名积极向上的党员,张宸始终不忘社会责任。在抗疫期间,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防疫一线,作为首批核酸检测志愿者进入闵行校区最早爆发疫情的东区宿舍,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和党员应有的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

 17_其他照片_疫情.jpg

不忘初心的未来之路

九年的求学时光,让张宸在上海交通大学不仅掌握了坚实的专业知识,,更磨砺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传统火电厂烟气治理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他始终保持着对能源领域深沉的热爱和对未来技术革新的无限憧憬。如今,作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25届致远荣誉计划博士毕业生,张宸选择继续留在母校开展博士后研究,专注于新型吸附式燃烧后碳捕集技术的深层次探索。他立志为火力发电厂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烟气治理方案,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让化石能源在转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供稿:张宸   编辑:毕天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