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机器人研究所与机电控制与物流装备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党员共同观摩了龙乐豪学长《我和共和国的火箭故事》主题讲座。活动由中国航天协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会协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校友的龙乐豪学长,为广大党员带来《我和共和国的火箭故事》主题讲座。
讲座中,龙乐豪深情回顾了自己从“放牛娃”成长为国家航天专家的艰辛历程。他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个农村家庭,家境贫寒,直到11岁才有机会走进学堂。尽管起点较低,但他从小便对学习充满热情,勤奋刻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高中毕业后,凭借优异的表现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在大学求学期间,龙乐豪立志投身国防军工,立下“为强国而读书,为强国而奋斗”的宏愿。毕业后,他毅然选择进入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由此开启了他数十年如一日、为祖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航天生涯。
20世纪60年代正是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龙乐豪讲述起这段历程提到了两个关键词:艰苦但自豪。期间,他参与中国远程导弹总体方案设计,提高了导弹命中精度;提出在长征三号基础上“上改下捆”等研制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思路,主持攻克8项重大关键技术,使国家高轨道火箭运载能力大幅提升。在长征三号乙火箭首飞失利后,他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打造出“金牌火箭”,推动中国航天跻身世界前列。
当谈及是什么支撑他日复一日攻坚克难时,龙乐豪坚定地说:“外国人能搞的,中国人也一定能搞!”一句话,道出他数十年如一日投身航天事业的初心与信念。他以强烈的爱国情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如今虽已年逾八旬,龙乐豪依然奋战在航天一线,倾力培养青年人才,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龙乐豪以真挚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扎根航天、报国为民的奋斗历程,展现出一位老一辈航天人的初心与坚守。他的讲述深深感染了在场师生,现场多次响起热烈掌声。在互动环节,多位中学生和党员同志踊跃提问,龙乐豪耐心作答。讲座结束后,广大师生纷纷表示备受鼓舞,立志以龙乐豪学长为榜样,勇担时代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供稿:戴婧、陈思佳
摄影:于清华